今天早上「紀錄片初階課程」所上的是「剪輯概論」第三次上課,也是「剪輯概論」最後一次的課程,在這三個小時裡,大家仍然從陳博文老師這裡吸收到許多實務的精粹經驗,他仍然如同前面二次課程一樣,非常努力將剪輯的功力傳承給我們…
陳老師一到教室,就拿出他的一台小型攝影機並裝上指向式麥克風及耳機,請一位一向很熱心的同學拿給同學們戴上耳機去體驗指向式麥克風的用處,因為今天的重點是在攝影的收音上,他並播出幾段收音失敗的影片,也播出幾段成功收音的影片,且在播映每段成功的收音影片後,將當時拍攝現場的照片秀給大家看,現場都會有一位專門拿著大型指向式麥克風的助理,詳細分析如何收音才能收得好,這讓我發現不買一支指向式麥克還真不能收到好的拍攝現場的聲音哩!看來又要荷包失血了…
陳老師在課堂上也提及什麼是「定鏡頭」,在提到定鏡頭時,他說真正的好片子,要少用Zoom In/Out、Pam…這些技巧,最好是使用「定鏡頭」,並說一部片子基本上只能使用5%的這些技巧,他播放了「流金歲月」給我們看,來計算及分析有幾個定鏡頭及Zoom In/Out、Pam…的技巧,之後還播出候孝賢的「咖啡時光」讓我們看,說侯導拍攝的片子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很少分鏡,在這部「咖啡時光」裡分鏡分得更少,常常其中一段就長達五分鐘未分鏡,真是推翻了上次上課時老師教給我們分鏡的技巧,但也從裡面學得何時該分鏡,何時可不分鏡…。老師也提到定鏡頭大概可「大略」分為3000個定鏡頭,這是怎麼區分出來的呢?請看下面的幾種區分,並予以相乘就是3000了,但老師還說這只是很基本很基本的區分,再深入下去區分,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
1.鏡位尺寸*6:就是長景、中景、特寫、大特寫…。
2.角度*10:整個360度的角度只取其中的10個角度。
3.高度*5:有從上往下俯拍,從下往上仰拍,這其中還可細分好幾種。
4.情鏡*10:有晴天、陰天、大太陽、室內…,還有拍攝時的心情…
另外,老師還提到「紀錄片的【啊!】現象」,就是攝影師拍完片子交給剪接師要剪輯時,大伙看毛片時常會「啊!」地後悔當時怎會漏拍某個鏡頭,不過陳老師說,拍紀錄片並不像拍一般電影或電視劇,陳老師問我們幾個問題讓我們省思是否需要去「啊!」,就是拍攝紀錄片時,被攝者有拿我們的錢嗎?來往的車子是我們安排的嗎?屋裡的陳設是我們花錢買來裝置的嗎?就因為都不是,所以就沒資格也沒必要「啊!」,因為這就是紀錄片的特性。老師做了個比喻,一般電影或電視劇就像是一般新車從設計、生產零件、裝配到整台車子出廠,而紀錄片卻是到資源回收場拿裡面有的材料拼湊成一輛車子…
而後,陳老師提到聲剪輯,因他講這個部分時我實在很睏(前一天陪女友看「超級星光大道」,一點才睡),所以這一段沒聽得很詳細,不過讓我有深刻印的是,聲音的種類大致上有五種:旁白、訪問(現場音)、環境音、配樂及音效,其中他個人認為旁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訪問,而其他三種則是視情形調配;陳老師更認為配樂不宜太長且不宜變換太多,他用籃球及棒球比賽教練叫暫停為例,若比賽中在適當之時偶爾叫暫停是被觀眾認可的,但若動不動就叫暫停或在不該叫暫停時叫暫停,一定會噓聲大起或丟瓶子…
陳老師在教到「音樂來源」時,提及應有三種來源的途徑:「訂做配樂」、「購買配樂」及「自己製作」,在教導如何「自己製作」時,使用蘋果電腦系統上的「Soundtrack」來示範給大家看,「Soundtrack」的使用方式及介面與我先前曾玩過的「SmartSound」很類同,故而我從中也學得了一些我沒用過的多軌編輯配樂的技巧。在這個部分,老師介紹Windows上有AcidPro、SmartSound、CakeWalk的軟體可使用,而Apple OS上則有Garageband(內建)、Soundtrack、ProTool。
最後在提到「試片、試映」時,有關於「剪輯中試片」,老師提及以空鏡為例,若電腦螢幕是一、兩秒,大螢幕就要加長到三、四秒,因為看電腦螢幕與看大螢幕時的感覺是不同的,還提及若這次剪輯到整個片子的180秒,下一次要剪輯時要在120秒(這只是舉例,並非一定要照其比例)往後看到180秒再繼續剪輯,這樣才延續上次剪輯時的情境。另外在提到加分或減分影格、分鏡的配置時,他認為不可一開始是加分影格,之後就像溜滑梯一路減分下去,寧可一開始是減分,之後就步步高升一路加分上去,而且不可減分或加分過長,因那會讓觀眾受不了(加分更要見好就收,寧可有點不足,不可讓觀眾覺得膩),有時可以加分、減分、加分、減分…去配置,只是加分要比減分多,否則最後就會被觀眾罵死了…
最後,在此陳述老師三番兩次傳遞給同學們的重要觀念,就是在拍攝當天,一定要提早半個小時以上到達現場,去觀察現場的收音問題、太陽位置、現場突發狀況…,否則多少都會碰到不可預期的事情發生。
老師坦言他將大學需要教上一、兩年的東西濃縮再濃縮在這三次上課九個小時裡教授給大家,加上在大家沒有電腦可以操作,故而只能教給大家一些概念,他並謙虛地說,他教授這些東西只是他個人的經驗,並不是絕對的,他公布他的E-mail給大家,歡迎大家與他「交流」,我下課時有向他索取一張名片,茲將此名片放上來,提供給上一篇文章Coka及想向陳老師請益的朋友們,另外提供一個有關陳老師的資訊,就是下課時有同學問陳老師有在那裡教課,陳老師說他因為很忙於紀錄片的拍攝及剪輯,故而已沒在大學任教,現只有在新竹影像博物館有授課(不過我到新竹影博館網站上搜尋不到),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寫E-mail給他詢問。
※陳博文老師的名片,因擔心公佈他的手機號碼會造成他的困擾,故而特別將名片上的手機號碼弄模糊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剪輯概論」第三次上課
張貼者: 天馬工坊 於 8/23/2008 10:25:00 下午
5 意見:
電影分鏡概論
從意念到影像
五南書局
Steven D. Katz著
井迎兆 譯
這書不錯!
介紹您看看!
咦?我還以為上2次就沒有陳老師的課了,要是知道昨天還有課我就直接過去了。
不過e-mail比電話好,沒頭沒腦打過去人家還以詐騙集團勒~
指向性麥克風粉貴ㄟ,三思啊,紀錄片當然沒話說,但是其他類的影片如果演員可以配合,其實事後對嘴錄也行。
感謝line大!
謝謝介紹這本「電影分鏡概論」,我查詢圖書館有這本書,已向圖書館做通閱了,這星期或下星期就可拿到了…
coka,的確是的,使用e-mail可以將事情敘述得清清楚楚,在電話中則常會說不清楚重點。至於指向式麥克風還是得要買,不過,我不會去買動輒上萬的專業型麥克風啦!預算大概是4000元以內,二千多能買到更好,呵呵!
請問3D的建築物作動畫,需用哪一種軟體?
介紹一下您所說的是什麼課程?
費用多少?
有何心得?
總共有哪些課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