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4/9)6點半到9點半上了台北市政府勞工局舉辦「98年度手語翻譯員培訓基礎班」第一堂課。
會去上這個課程,有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女友是聽障者,雖然她能講出話來,也能讀我的唇語,但在溝通上還是有障礙,與她同是聽障且無法言語的哥哥、弟弟、妹妹及妹夫在溝通時更成問題。之前也試過去圖書館借有關手語的書及光碟,但在各種因素左右之下,還是只會一點點非常非常粗淺的手語,故而得知有這個培訓班且無需任何費用(但必須義務服務100小時)的課程,當然就去報名囉!
報名這個手語翻譯培訓班之後,3月28日(週六)前往勞工局第三科辦公室(第三科)面試,當時是採報到抽籤的方式面試,我記得當時大約有八、九十人報名,預計錄取40人(另取10人為備取),故而錄取率大約是一半左右,報到簽名完抽籤抽到廿幾號,從9點半開始面試,我大約是11點左右被叫號安排面試,面試有兩階段,第一階段共有三位面試官(一位是主問,一位是聽障者,另一位是手語翻員)是詢問問題並明確告知參加該班的權利與義務,我很清楚表示,我的優勢在於我的女友就是聽障者,我是義無反顧會學習到底,且有女友可當練習對象,再加上我每天準時五點下班,不會有趕班缺課或遲到早退的問題,而且我以前曾擔任過台北市勞工局職訓中心的電腦講師,面對聽障者或在台上面對眾人時不會怯場,在主考官提醒這是「手語翻譯員培訓班」,且必須義務服務100小時狀況下,我就陳述我以前也曾擔任一個共同生活的基督教團體的義工,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然後就結束了第一階段的面試。
接著進入第二階段面試的房間,裡面有兩位主考官,桌上則有一台筆記型電腦面對參試者,我坐下來後,主考官首先要求我照螢幕上的表情跟著做表情,這剎那間我突然了解,在電視上的手語翻譯員為何會有喜怒哀樂的表情了,這應是為了讓聽障者能跟隨這表情及手語快速進入情境,而這表情就是用來彌補少了音揚頓挫的聲音而做的。還好我在一、兩年前,突然想到用各種很誇張的表情來表達情緒及取樂女友,故而這個階段雖然意外但對我來說並無難度(上第一堂課程時,坐我旁邊的是一位備取同學,她說碰到這關,無法很自然的做表情),做完表情後,還出現醫生、護士、法官三種情境的動畫,要我以動作來表達,於是我就我所能來表達,譬如醫生我就裝作戴上聽診器並拿著聽診器在聽診,護士就是拿著注射筒打針,而法官就是端坐著,拿槌子敲打桌面要求肅靜…。應試完就回家等通知了!
過了一個星期,還沒收到通知,我覺得應該會會在網站上搜尋得到錄訓名單,果然在台北市勞工局網站上找到了「臺北市政府勞工局98年度手語翻譯員培訓基礎班錄訓名單」,接著在本週二(4/8) 接到勞工局傳來的簡訊:「(網呼勿回)本局網站已公告手譯班面試結果,錄訓者4月9日六點半前於勞檢處3樓教室報到(承德路三段287-2號)2559xxxx*xxx潘XX」(用xx是為了避免承辦人員有困擾)。再接著於週三(4/9)收到書面錄取通知。這時就等著週四去報到上課了!
第一次上課的時間終於到了,我大約是六點廿五分報到,報到時工作人員分給報到者「台北市政府勞工局98年度手語翻譯員培訓基礎班學員注意事項」、「台北市政府勞工局98年度手語翻譯員培訓基礎班請假單」、「台北市政府勞工局98年度手語翻譯員培訓基礎班課程表」、「臺北市手語翻譯培訓教材第一冊」(分上下冊,內附DVD光碟),以及當天上課課程「聾人文化及聽語聽障族群認知」的講義,還有一支原子筆及資料夾。進教室後,我選了一個最前面右側的位置,旁邊坐的是一位年約五十歲的大姐,剛開始沒互動,但後來就教材聊了起來,原來她是備取學員,隨著我們一起上課,若前一個月有正取學員退訓,就由他們遞補,只是十個備取學員裡,她的排名很後面,所以她也不是很樂觀,因備取學員沒有發課本書,於是我就先借上冊給她去回去影印,免得開始上與課本相關的課程時,沒有課本能學習。
六點半開始上課後,首先是由台北市勞工局主任秘書致詞,旁邊有一位李振輝老師用手語翻譯,接著是承辦人潘小姐說明各種相關應注意的事項及規定,較重要有:
1.受訓費用全免,但受訓期間需提供服務義務100小時,結訓後三個月內服務義務未滿100小時者,不頒發結訓證書。
2.受訓學員請假(曠課1次視同請假2次)時數超過全期訓練學科總時數1/5或術科總時數1/10或任一科目缺考均不發給結訓證書。
班務報告完後,接著介紹幾位會一直教授我們課程的老師,一位是資深的手語翻譯老師李振輝老師,另兩位老師則是聽障者,一位是公視有關聽障節目必定會看到的陳濂橋老師,一位是姚立敏老師,另外還有一位女老師,我不記得名字了,只知道我們一進來,就看到她幫忙錄影拍照。
當天從六點半到九點半共三個小時,第一個小時就是班務報告,後兩個小時就正式進入課程了,是由中華民國聲暉聯合會秘書長江俊明老師主講的「認識、接納與了解-談聽障社會暨族群認知」,他一開始就說他是過來人,他有個聽障的小孩,他為了照顧這一個聽障小孩,可說是卯足了勁做各項努力去研究及學習聽障領域的各種知識,手語翻譯技術士證照是由他推動催生出來的,他更成功推動台鐵各項資訊面板化,讓聽障人士能透過LED面板觀看各項資訊。
江秘書長在這一堂課裡將他的切身經驗,融合他這些年來對於聽障族群的研究,引導我們了解了聽障社會暨族群的認知,他的見解蠻精闢的,我聽了他所講的,並對照講義,發現這裡面有許多丙級學科會考的考題,可見得台北市勞工局安排的這些課程,與它當初規劃希望參加培訓人員能考上手語翻譯丙級技術士的方向是相符的。雖然我女友是聽障者,且交往已有五、六年以上,但聽了這堂課後,我才赫然發現,其實我還是對於聽障者的特質認識太少了,譬如,因為聽障者藉著讀唇的理解率大概不到五成,再加上,有時無法從頭讀到尾,導致聽障者常常都是抓重點「看」,故而與聽障者溝通,儘量直接表達意思,勿「婉轉」表達,因為聽障者常會不了解這些「婉轉」表達其背後的弦外之音為何,江秘書長有提到一些聽障不易理解的句型:
1.條件句-假如…就…→這會讓聽障者忽略「假如」,而認為「就」之後的句子就是理所當然的。
2.比較句-甲比乙大,丙比甲小。→這會讓聽障者以為乙最大。
3.雙重否-你不可以不吃飯。→這會讓聽障者以為可以不吃飯。
4.推論式語句-因為…所以…
5.代名詞-這些、那些
6.太長的句子
7.需要引伸的文意→聽障者因手語詞彙大約只有六千多個,遠不如聽人對於詞彙的了解,故而聽障者的國文程度通常並不高,若有需要引伸的文意,會讓聽障者感到很迷惑而無法理解。
這堂課讓上課的學員對於聽障族群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讓我們對於日後與聽障者溝通也更有心得,以下是這堂課講義的大標題:
1.前言:「聾啞人士」和「聽障者」有什麼不同?
2.認識聽障及成因
3.聽覺障礙程度如何分別?
4.聽障人口統計分析
5.了解聽障學習通性
6.社會大眾對聽障者的迷思
7.聽障者的無障礙需求是什麼?
8.讓他「公平、尊嚴」地參與社會生活!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手語翻譯培訓班上課記要-4/9
張貼者: 天馬工坊 於 4/10/2009 09:47:00 上午
3 意見:
不好意思,想請問一下,此基礎班是不是99年度不會開課?因為住台北市,想報名台北開課的,是否可以麻煩幫忙問一下,或是哪可以詢問相關訊息呢,tks.
您好,去年有聽說今年(99年)還會開一班基礎班,明年則會開一班進階班,但「據說」台北市勞工局長官認為目前手語翻譯員(通過手語翻譯員技術士檢定拿有證照者)人數已超過社會上聾人的需要,所以對於想繼續開此班的意願並不高,故而很可能今年不會續開,至於明年的進階班也很難講了。若您有興趣可以到下列網址看看,裡面還有三重市及永和市開的班,而且若台北市勞工局有再開班,這裡也一定可以看得到。
http://see.pts.org.tw/
請問在哪裡報名丫???
我突然很好奇耶!!!
你手語程度是怎麼樣的程度壓0.0
最近很想學手語呢~
不知哪裡報壓X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