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數位影視傳播製作班」上第一門課的老師是余秉中老師,課程單元名稱是「故事大綱與企劃」從他上課時所說的東西,實在只有「創意十足」四個字可以形容之,在言談中創意源源不絕,真是一個「創意製造機」,他從一開始就強調「土地、血緣、傳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寫作更是需要這三個元素,所謂的「土地」就是我們身處的環境,「血緣」就是人們的家族、鄰族,而「傳統」就是文化,脫離這三者的任何一項都無法成為好的故事或小說,他是非常著眼在大格局及國際觀的,他是一個外省人,但他對於台灣本土的觀察及體悟,比起一些自以為很本土的人要更為本土,只是他以一個大格局來看所有事。
從他所說的各種創意,覺得他的成功絕非偶然,因為他對於每個創意的故事都能夠很生動流暢的娓娓訴說,這使我受益良多,因為我們的視野寬闊了,待在這個統獨爭論不休的台灣,對於各種事的看法及評論都狹隘得不得了,在聽了余老師的論點後,除了增加了人文、藝術氣息外,腦子裡也開闊了許多,我相信在他的教導下,對於我想寫的小說會有催產的效果。以下是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網頁裡對他的介紹:
性別:男
籍貫:湖北省蘄春縣
出生年次:民國28年8月9日(生於河南省洛陽)
學歷/訓練: 省立屏東師範學校畢業(1955-1958) 省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藝術學系畢業(1961-1965) 中國電視公司節目播映人員專業訓練結業(NHK1969)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創意部映象創意高級顧問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既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管理研究所、傳統藝術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經歷: 1958-1961 | 國民小學專任教師 | 1961-1696 | 國立教育電視台美術員、導播 | 1963-1969 | 廣告公司(中華傳播公司、大通傳播公司)企劃員、美術設計、廣告影片編導 | 1965-1969 | 高級中學美術專任教師(復興美工) | 1969-2003 | 中國電視公司導播、導播組副組長、企劃組副組長、宣傳組組長、導播組組長、專任製作人、首席導播 輔仁大學夜間部大眾傳播學系兼任講師(20年) 文化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10年)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所兼任講師(10年)兼任副教授(6年) | 1998-1999 |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節目部經理 | 2000-2002 | 行政院新聞局國際視聽業務顧問 |
重要作品: 電視節目 1969執導我國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 執導我國首部彩色電視連續劇『重見光明』
執導多齣連續劇: 『春雷』、『愛河』、『鴛鴦溪』、『梨花淚』、『英雄膽』、『一代紅顏』、『石頭記』、『迷情』(楊惠姍主演)、『武聖關公』…..中視名劇精選『書劍千秋-王陽明傳』、『大城小調』、『秋水伊人』….等等
企劃製作大型活動: 翁倩玉、鳳飛飛等演唱會,金鐘獎頒獎典禮節目等。 執導各類型O.B節目(音樂世界『蝴蝶夫人』、『卡門』等多齣歌劇)
獲獎節目: 1971 | 執導國語連續劇『春雷』獲首座『大眾娛樂節目』金鐘獎 | 1972 | 執導『音樂之窗』獲『社會建設服務節目』金鐘獎 執導國語連續劇『家』獲教育部獎 | 1986 | 執導國語單元連續劇『大城小調』獲金鐘獎優良導播 執導國語連續劇『書劍春秋-王陽明傳』、國語單元連續劇『大城小調』獲中興文藝獎最佳電視導播獎 | 1987 | 製作國語單元劇『人間有情系列-午夜門神』等八部(每部120分鐘) 獲金鐘獎攝影、剪輯、燈光、音效等多項個人技術獎。並代表我國首次參展坎城影展觀摩 紀錄影片 | 1972 | 執導介紹美國高等教育為主題的紀錄片四部(美國國務院新聞總署委請中國電視公司製作) 『永恆的鐘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哈佛人』(哈佛大學) 『馬里蘭的任芳芳』(馬里蘭州立大學) 『太陽學苑』(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 1988 | 執導『美哉中華』於韓國1988年奧運會期間電視播映 |
獲獎作品: 1980 | 執導芬芳寶島影集『古厝』獲最佳紀錄影片金馬獎、最佳攝影獎(張照堂) | 1984 | 執導『山水有情』(新聞局、觀光局委製)獲以下各獎項 | 1987 | PATA金牌獎 休斯頓國際影展銀牌獎 紐約國際電視電影展銅牌獎 | 1994 | 執導『福、祿、壽、囍-台灣民間美術』(新聞局委製)獲以下各獎項 | 1998 | 紐約國際影展紀錄片入圍獎 美國哥倫比亞國際影展佳作獎 其他:中國電視公司、中華民國導演協會、新聞局、廣電基金、光啟社、文建會電視電影專業人員訓練講座 新聞局、廣電基金、國科會等節目及影片審查委員 中華民國金帶獎第三、四屆戲劇類評審委員 中華民國金馬獎國際影展評審委員 中華民國電影輔導金優良劇本評審委員、廣播金鐘獎、金鹿獎評審 |
委員: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電影、廣播、電視類評審委員 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
目前籌畫節目: 目蓮 玄奘(陳坤厚、左菁華) 大明寶船(鄭和下西洋)
|
0 意見:
張貼留言